- 首頁
- 都市生活
- 以天證道
太史貝麗
②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來觀之。其狀如壘石為城墉,高千余雉,周若環而缺其南面。南則重嶂蔽之,重溪絡之。自巖至溪,地有尺寸平者,皆種柏,翳高塞深。靈巖寺在柏中,積雪林下,初日澄徹,寒光動寺壁。寺后鑿巖為龕,以居佛像,度其高,當巖之十九,峭不可上,橫出斜援乃登。登則周望萬山,殊鶩而詭趣,帷張而軍行。巖尻有泉,皇帝來巡,名之曰“甘露之泉”。僧出器,酌以飲余?;匾曀伦笥伊⑹?,多宋以來人刻字,有墁入壁內者,又有取石為砌者,砌上有字曰“政和”云。
慕明
父福畤坐是左遷交趾令。勃往省覲,途過南昌,時都督閻公新修滕王閣成,九月九日大會賓客,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。因出紙筆遍請客,莫敢當,至勃,欣然不辭。都督怒,起更衣,遣吏伺其文輒報。一再報,話益奇,乃矍然曰:“天才也!”請遂成文,極歡罷。勃屬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數升,則酣飲,引被覆面臥,及寤,援筆成篇,不易一字,時人謂勃為腹稿。
舜清
環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琊也。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,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。峰回路轉,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誰?山之僧智仙也。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太守與客來飲于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香玉華
且置是事,略敘近懷。仆自到九江,已涉三載。形骸且健,方寸甚安。下至家人,幸皆無恙。長兄去夏自徐州至,又有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,提挈同來。頃所牽念者,今悉置在目前,得同暖寒饑飽,此一泰也。江州湓魚頗肥,江酒極美。其余食物,多類北地。仆門內之口雖不少,司馬之俸雖不多,量入儉用,亦可自給。身衣口食,且免求人,此二泰也。仆去年秋始游廬山,到東西二林間香爐峰下,見云水泉石,勝絕第一,愛不能舍。因置草堂,前有喬松十數株,修竹千余竿,青蘿為墻垣,白石為橋道。流水周于舍下,飛泉落于檐間:大抵若是,不能殫記。每一獨往,動彌旬日。平生所好者,盡在其中,不唯忘歸,可以終老。此三泰也。
成博雅
王環,鎮州真定人也。以勇力事孟知祥為御者,及知祥僭號于蜀,使典衛兵。晉開運之亂,秦、鳳、階、成入于蜀,孟昶以環為鳳州節度使。周世宗即位,明年,遣王景、向訓攻秦、鳳州,數為環所敗,大臣皆請罷兵。世宗曰:“吾欲一天下以為家,而聲教不及秦、鳳,今兵已出,無功而返,吾有慚焉?!蹦藳Q意攻之。周兵糧道頗艱,昶遣兵五千出堂倉抵黃花谷以爭糧道。景、訓先知其來,命排陣使張建雄以兵二千當谷口,別遣裨將以勁兵千人出其后,伏堂倉以待其歸。蜀兵前遇建雄,戰不勝,退走堂倉,伏發,盡殪之,由是蜀兵守諸城堡者皆潰。
德曼梅
問:“讀書所以調攝此心,不可缺的。但讀之之時,一種科目意思牽引而來。不知何以免此?”先生曰:“只要良知真切,雖做舉業,不為心累??v有累,亦易覺克之而已。且如讀書時,良知知得強記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;有欲速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;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。如此亦只是終日與圣賢印對,是個純乎天理之心。任他讀書,亦只是調攝此心而已,何累之有?”曰:“雖蒙開示,奈資質庸下,實難免累。竊聞窮通有命,上智之人,恐不屑此。不屑為聲利牽纏,甘心為此,徒自苦耳。欲屏棄之,又制于親,不能舍去,奈何?”先生曰:“此事歸辭于親者多矣。其實只是無志。志立得時,良知千事萬事只是一事。讀書作文,安能累人?人自累于得失耳!”因嘆曰:“此學不明,不知此處擔擱了幾多英雄漢!”
《以天證道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或網友上傳,只為原作者羽千凰的小說進行宣傳。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千凰并收藏《以天證道》最新章節。